
從一名普通的工藝儲備員,到擁有十余項專利的壓鑄設計主任工程師,在武漢MK體育,廖建強的名字已成為技術創新與品質可靠的代名詞。入職公司九年,他從工藝儲備員成長為技術中堅,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,為公司贏得眾多客戶認可,個人及所在項目斬獲十余項榮譽,更以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,生動詮釋了MK體育技術工匠的奮進精神與創新擔當。
百煉成鋼,以實戰鍛造實力
2016年,廖建強從大學一畢業就加入武漢MK體育,先后擔任工藝儲備員、壓鑄技術員、壓鑄技術開發助理、壓鑄技術開發工程師等職位。2023年至今,他任職壓鑄技術開發主任工程師,負責壓鑄工藝技術體系的建設與創新工作。
“我從畢業就加入武漢MK體育做壓鑄工藝儲備,從零開始,在不斷遇到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成長。壓鑄工藝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根本,涉及面廣,所以在遇到問題時,需要我們多次不斷地嘗試調整、優化改進,才能找到解決方法。”廖建強說。壓鑄工藝涉及模具、設備、參數等諸多變量,挑戰無處不在。2022年,廖建強負責的一個差速器殼體新產品項目遭遇嚴峻挑戰,該產品年產量高達幾十萬件,但初期廢品率較高,造成了較大的浪費。面對困局,他與團隊一起不斷研究改善,在近半年的時間里,無數次的調試、分析、優化,對模具結構精雕細琢、對設備參數反復校準、對工藝流程持續迭代,最終大幅降低了產品廢品率,這一創新改善為公司降本超百萬元。此項目也憑借顯著的創新和經濟價值,獲得了公司2022年度“優秀創新項目”獎項。
“通過這個項目,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長和突破。當時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,我全程深度參與,在和團隊共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,不僅極大提高了我的現場工藝調試水平,還積累了更系統地解決問題經驗,面對挑戰時也更有底氣和信心了。”廖建強說。
技術攻堅,以創新驅動增效
廖建強深知模具是壓鑄生產的“心臟”,其性能直接關乎產品質量與成本效益。在模具壽命提升項目中,廖建強與團隊創新性地通過前端產品結構優化、開模模具結構改善、后期工藝條件標準化、制定科學保養規范標準等一系列舉措,使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升。為全面提升模具質量與生產效率,廖建強還積極推進模具標準化建設,他通過推行新的模具設計標準、建立全流程標準體系,并完成模具及機臺標準化改造等,使得模具質量與換模效率顯著提升,為產品質量提升和生產效率優化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“針對重復性的工作,我會根據實際搭建標準化框架,以實現后續工作效率的持續提升。”在模具柔性化和模具新材料的應用推進過程中,廖建強自主建立了武漢MK體育壓鑄機臺與模具生產相關的關鍵參數對照表,并收集相關數據,使開模評估及模具換機生產時的參數比對更加高效便捷。同時,隨著公司近年來逐步推進應用新的模具材料,為便于對比分析,他還建立了模具開模記錄表及使用跟蹤檔案。這些標準化檔案的建立,顯著提升了模具數據查詢、對比分析及后續開模參考的工作效率。
在公司技術創新的道路上,廖建強不僅是實踐者,更是科研創新的強力引擎。他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,主導開發了22個公司級研發項目,參與申請專利17項,為公司的技術升級和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。此外,他還積極協助公司進行重大項目申報,在他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,武漢MK體育成功斬獲“小巨人”企業“瞪羚企業”“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”“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”等多項榮譽資質。
從初出茅廬到技術專家,廖建強用專注與創新詮釋了“MK體育工匠”的責任與擔當,為實干與擔當MK體育科技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。